深圳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免收地价在深圳市中心区福田皇岗口岸的一块“宝地”,资金由市经济协作发展公司采取集资建房的形式向有关省市驻深机构筹措。大厦的原投资者是深圳市经济协作发展公司。由于客观原因,经市政府同意,经协公司整体转让给了海南国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并于1997年3月3日,召开“经协大厦”更名为“联合广场”的新闻发布会。
总投资15.4亿元的联合广场,占地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地下三层,地面61层,高208米。集商贸、金融、展览、餐饮、宾馆于一体,是目前深圳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多功能智能化综合性大厦。这座气势恢宏的广场位于市区东西干道滨河路北与南北干道彩田东交汇处,置身于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皇岗口岸,毗邻地铁一号线。
1998—2004年联合广场连续七年荣获深圳市消防重点达标先进单位;1999年,国家建设部指定联合广场为“全国房地产业物业管理教学实习示范基地”;2002年,联合广场荣获了国家建设部授予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的称号。
联合广场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金属材质,使得整个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未来感。同时,内部的空间布局合理,宽敞明亮,为员工和顾客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工作和购物环境。
联合广场内部设施也非常完善,有先进的智能化办公系统和设施,如高速电梯、智能空调系统等,使得入驻企业可以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同时,联合广场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地源热泵等,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联合广场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现代感和文化气息。广场的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金属材质,使得整个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未来感。同时,内部的空间布局合理,宽敞明亮,为员工和顾客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工作和购物环境。
联合广场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更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这里,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广场内设有多个文化活动区域,包括艺术展览馆、文化交流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
联合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深圳市政府决定在罗湖区建设一座大型商业建筑,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经过多轮评选和考察,最终选定了由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联合广场”方案。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中建三局承担了主要建设任务。
联合广场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内部设有多个文化活动区域,包括艺术展览馆、文化交流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来说,这些文化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